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96章 关于捕鱼的二三事

敲定了船厂这边的事宜,李子园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新增渔民“个体户”了。

贷款是必须的。已经安居的农户们怕是不愿意变成渔民的,剩下的匠人、力工之类可能也不大想做变动。唯有黄启明新带来的这批后备水手既有动力又有技巧,就是没钱!

以鲑鱼渔汛的汹猛,以北望河河口离新港镇码头那么近的距离,假定他们三天打渔两天晒网,两个月下来每艘船怕是能捞到一两百吨的渔获。以岛上如今鲑鱼两倍于大米的价格,这一季他们就能获利千贯!

当然,这个钱不可能是一家的收入,而是数户人家共同的收入,毕竟新招的后备水手只有一半是男女搭配,剩下的还单着,一个人怕是捞不上来那么多的鱼。

那么算10户好了,10个壮小伙儿一起,每户分个100贯轻轻松松,即使把渔具的损耗算在内也有大好几十贯的收入,可比苦哈哈的农户们强多了。

“嘿!”李子园一拍自己脑门儿,他把腌鱼的盐给忘记了,要知道这可是去年盐场利润的大头。

若是所有的鱼都用盐腌制起来,则他们还需要花费占鱼价值四分之一的盐钱。哪怕只有一半的鱼腌制,剩下的要么冰鲜要么做熏鱼,也要多出十几个点的成本。

更何况,“个体户”们拼命捕鱼增加收入,容易造成北望岛市面上的渔产品泛滥,拉低售价,进一步降低他们的收入。

偏偏出海捕鱼(哪怕就在十几公里之外的河口)是个危险活计,收入与农民差不多的话渔民们自己也会掂量,毕竟在北望岛当农民可是有政策扶持的。因此,李子园估计到最后渔民数量和渔获量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。

到那个时候,渔民们渔汛期捕鱼的收入会与农户们持平甚至更低一些,但没关系,那也就是两个月的事。其他的时间他们可以在近海其他地方尝试捕捞鱼虾凑凑运气,或者是捞些海带海参。图安全的到城镇里打工也是个很好的选择。

一句话,他们用两个月的时间赚到了农民们一年的收成,剩下的时间可以随意安排了。

李子园一边敲着桌子一边思考,突然又感觉他压榨钱北太过了。那个老头儿去年还是亏损经营来着,前年也没赚什么钱,自己大饼画挺好,结果亏欠的都是他。也不知道钱老头儿这么长时间没收入工资是否有拖欠。

想到这里,李子园突然坐不住了,他起身便往船厂走去。

“东家,您怎么来啦?”见到李子园,钱北有些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