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现实与生活(七十五)

题目:信念

这些不当的信念,正在压垮你,很多时候,造成我们烦恼、焦虑和负面情绪的,往往不是我们所面临的客观事实,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信念对这些事实的解释。

什么是信念?在成长过程中,我们会接收到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灌输,随着时间推移,经历与感受,有一些信息会被固定下来,并不断地被我们接收到的证据所强化。那么,我们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些信息,把它们作为对这个世界的默认假设,用它们来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。

这就是信念。简单来说,它相当于构成我们心智世界的「地基」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信念,我们才能在它们之上去构造各种各样对于外部世界的规则和框架,形成我们的心智世界。我们人活着就像一颗种子,从播撒在世上,再到丰收,这期间要经过一段过程。

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些信念又像一扇扇窗口,把来自外界的客观事实经过「翻译」和「解读」之后,转达给我们。我们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,其实都是经过这些信念所解读的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: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指出别人的错误时,有些人会非常生气、认为被冒犯了,为什么?正是因为他们抱有这样的信念:「我是正确的,不认同我的人,就是在跟我敌」。当别人提出自己的缺点时应当去改变,而不是去指责或错归。

这样的人,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显得很敏感,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记恨别人、产生冲突。因为在他们看来,一切反对和质疑的声音都是对自己的攻击,都是不对的,应当受到还击。

反过来,如果一个人的信念是「别人指出我的错误,是在帮我完善自己的观点」,那么他在日常生活中,心态就会更积极、更正面,也更不容易跟其他人产生矛盾。因为他不会把「指出错误」这件事情,解读为「敌对」,而是解读为更加善意的「帮忙完善观点」,因此也就不会导向仇恨和攻击性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你会发现:一件事情的客观状况如何,跟我们对它的解读如何,其实很可能是不一致的。一个人指出你的错误,有可能出于善意,有可能出于恶意——但这一点并不是很重要。相比之下,你自己如何去解读他的行为,往往会更加重要。

为什么呢?因为,除非他真的做出了伤害你的行为,否则,他的意图只存在于他脑海中,对于你是不会产生影响的。能够真真切切影响到我们自己的,是我们被自己的「解释」所唤起的愤怒、沮丧、焦虑、烦恼……说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